首页 | 网络安全知识 | 活动剪影 | 微视频 | 学校制度 | 防范手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制度 >> 正文
   
 
重庆师范大学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9-09-12 10:16  

 

重庆师范大学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

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按照《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及上级部门关于网络建设管理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近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宣传报道,一手抓舆论引导”的工作思路,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各二级单位校园网建设与管理领导机制不够全,部分单位对网站(页)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不平衡;部分单位网页内容不够丰富详实,内容比较陈旧,页面不够美观;部分单位尚无网络建设与管理队伍,无专人负责本单位网站(页)的日常管理维护;网上不良信息有所发生;有的学生沉溺网络、荒废学业等,这都对学校各项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迫切要求。网络管理与网络文化建设是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是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我校网络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网络文化建设规律,紧密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工具;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学校形象、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窗口。

二、全面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工程,构筑各项工作的信息网络平台

4、构建校园网主体网站体系,努力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校园网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平台,其建设应统筹协调,整体规划,构建以学校主网站(页)为核心,以校务办公系统为纽带,以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服务等为分支的,涵盖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主体网站体系,为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搭建完善的软、硬件平台。校园网站的内容应围绕学校发展建设各项工作服务,实现校园内各站点的计算机资源共享,使之成为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5、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弘扬大学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网(页),使校园网成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要主动建设既便于开展工作、为学生服务,又能够实质性地介入师生网络生活的热线网站(页),创办一些能提高关注度和参与度(点击率)的师生喜爱的名牌论坛。

6、推进“绿色上网工程”,建设科学、文明、开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各单位要肩负起建设一流校园网络文化的重任,让校园网络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做到科学、文明、开放、健康,要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要利用校园网开展一系列的寓教于乐的科教文化活动,净化网上内容,丰富大学生的网上生活大力推动“绿色上网工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营造科学、文明、开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综合运用技术和行政手段,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

7、加大对校园网络用户的监管力度。学校信息技术中心要切实抓好校园网站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校内网站与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按照IP地址管理办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校园网BBS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各单位一定要重视网络用户的管理、监督和教育,要通过IP地址登记、实名注册登记、网络帐号登记和操作权限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用户的监管。在管理中要坚持动态用户管理和静态用户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校园网络用户网上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网络安全的自觉意识。

8、重视网络信息监控,保证网络信息健康。在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利用有效的网络手段,建立网络信息的筛选制度,及时排查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主干网出入口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封堵,防止有害信息的进入;要施行网络信息发布责任制度,按照“谁发布,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净化网络信息来源;要重视师生员工在网络信息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网络信息巡查制度,加强对公告栏、留言版、聊天室、个人主页、电子邮件的日常监督管理;要及时更新校园网络信息,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和快捷性;要坚决杜绝涉及反动、淫秽色情、赌博、封建迷信、凶杀暴力等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络系统,保证网络信息的纯洁性。

9、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增强校园网络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网络安全检查;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及时更新网络预防技术,提升网络安全水平,防止校园网络被不法分子利用和被黑客攻击,施行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要加强对二级域名和子网的监控,对于危害网络安全的域名和子网要进行及时隔离和查处,防止校园网络犯罪事件发生。

10、净化校园公共上网场所,加强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引导。加强校园内公用机房、上网场所的管理,要建立校园网公用机房数据库和示意图,要以提升公用机房服务性和正面导向为指导思路;要对公用机房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杜绝公用机房安全隐患。对于公共机房上网人员要实行严格的使用登记制度,并建立上网登记日志。教务处、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所属网络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的管理,严禁利用校园网络设施进行经营活动,并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要加强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前置审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信号传输异常情况,防止出现各类有害信息和反动攻击信号。

各教学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力度,引导学生利用好校内网络资源。要坚持学校、家庭、宿舍区域三维一体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家庭和社区的积极性。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对网络沉瘾等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四、充分依托校园网络平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11、及时掌握校园网舆情,引导网上舆论。各单位要加强网上舆情收集。要加强校园网舆情研究,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校园网整体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要整合建设学校、新闻网、重庆师大报、重师广播台、重师电视台等网络媒体资源,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建设好博望网等思想理论教育网站,开设网上党校、理论学习、两课之窗、网上论坛等专题栏目,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要培养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用“网上来网上去”的方法,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12、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要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础,通过对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办法(试行)》等国家有关规定,引导学生增强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精神,规范上网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断减轻和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3、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在校领导网上接待日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成功人士、知名专家通过校园网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学校重大改革措施和建设的成就,推进校务公开和决策民主化;可以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说服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可以利用校园BBS以及各种网上论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14、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过程中,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断提校园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要坚持以就业信息网为基点,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要坚持以网上心理咨询室为依托,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要坚持以校园综合信息网为载体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全面服务。

五、加强管理,建立机制,全面推动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15、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重大意义,把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构建数字化校园始终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各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本单位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要对网络建设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监督检查;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师生员工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要加大校园网建设和管理资金投入,保证资金充足,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坚持做好校园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网络中心(网络技术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等部门负责专题教育网站和主页建设、网上舆论引导、网络信息监控、网络文化建设等工作,保证网络信息内容安全。

16、加强校园网络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主动建设,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好网络管理人员队伍,要处理好兼职人员和专职人员、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网络业务强、熟悉网络特点、数量充足的网络建设和管理队伍,保证人员配备能够满足该项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加强对网络建设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在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设立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专门岗位,指定专人负责,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和有关专家、教师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在校园网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拓展网络管理群体,增强网络管理力量。

17、加强校园网络运行的制度建设,保障校园网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实施意见,制定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要对组织机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公共机房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对校园网络发展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加强宣传教育,对所属的网络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要求制度上墙,使管理制度深入人心,保证校园网络管理制度顺利落实。

关闭窗口